Discuz! Board

标题: 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及调剂信息 [打印本页]

作者: `亦得代购    时间: 2018-3-12 16:59
标题: 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及调剂信息
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及调剂信息
沈阳建筑大学
一.招生简介
(一)招收学科目录
2018年招生目录
(二)学院简介
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交通工程学院按照学校的总体培养人才思路,整合教学资源、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本科教学精品工程,以交通工程方向为主线,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以振兴我国东北地区为己任,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工程学院拥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含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还拥有土木工程测量和车辆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辽宁省低碳环保路面材料工程中心、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工程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交通清洁能源实验室等实验平台和学科平台。
(三)师资队伍
研究生导师29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1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28人,研究生导师29人。学院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辽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人选、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千人层次人选和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四)对外交流
国内外交流
对外交流层面,交通工程学院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工程学院、日本熊本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阿布扎比理工学院等国外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迈克·巴蒂院士到我校做学术报告
同时,学院和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和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签署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合同,和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训中心和实验室。
邱守峦专家受邀做教育讲座
颜可珍教授受邀做学术讲座
二.学科简介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梯队成员1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辽宁省学术团体兼职4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路面材料和路面结构、公路养护技术与路面管理评价、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粘弹性材料损伤与断裂理论,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和企业等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三大检索80篇,编写著作和教材等10部,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制15部。
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梯队成员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现代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桥梁抗风与抗震、桥梁施工与加固、隧道检测技术等。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服务交通建设行业设计、施工现代化为目标,研究桥梁与隧道工程相关关键技术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
土木工程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梯队成员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精密工程测量方向、岩土工程监测、道路铁道工程精密测量技术、卫星定位、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GNSS、GIS、RS)集成应用。近几年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专项(水专项)等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几十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沈抚连接带水污染治理遥感基础数据建模、辽宁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沈阳地铁降水施工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沉降机理研究、百合塔变形监测、沈阳中街人防工程施工地铁保护自动化监测等。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正、副教授5名。近3年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组织规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通过探讨交通规律,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与决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原理组织、诱导交通,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以及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设计进行评价,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路时空资源,提高道路交通运输能力的目的。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梯队现有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梯队中有辽宁省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高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载运工具安全与检测控制技术、载运工具运用管理、节能与环境保护、载运工具新材料运用技术等。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发表SCI和EI论文近100篇,获得专利6项,出版专著3部。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学科现有梯队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等高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发动机新结构设计研究、工程车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车辆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等。本学科重点研究纯燃料电池以及与蓄电池混合动力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供给系统,开发电动汽车新能源应用管理系统。本学科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发展前沿,近几年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学科梯队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三.招收学科目录
学科目录
四.导师风采
博士生导师

孙红: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和新能源动力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入选辽宁省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留学。主持包括4项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级项目3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13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90余篇;获得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1、燃料电池动力系统;2、液流蓄能电池;3、汽车混合动力系统;4、隧道掘进机刀具系统。
博士生导师

包龙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现聘为《北方交通》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设部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25项。纵横向进款500余万元。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两项、建设部华夏奖一项。主要研究方向:1、桥梁结构基本理论及景观设计;2、桥梁施工控制及工程风险分析;3、桥梁检测与加固设计;4、道路建筑材料研究;5、软土路基处理新技术。
工学博士

张敏江:教授,工学博士。辽宁省低碳环保路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路学会高级会员。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2项,科技咨询和服务项目40余项,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教材2部,主持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制6部。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路面材料和路面结构,路面设计理论;2、公路养护技术与路面管理;3、软土变形理论及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4、废旧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5、公路抗水毁技术。
学科带头人

杨彦海:教授,工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公路学会理事,辽宁交通系统中青年专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20项。编写辽宁省地方标准5部,著作2部。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20余篇。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人才”“全国交通行业青年岗位技术能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沈阳建筑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 “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1、道路结构与路面材料;2、道路施工与养护技术;3、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
学科带头人

王井利:辽宁省测绘学会理事,测绘工程学科负责人,测绘与地理信息研究所所长,国家注册测绘师。长期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篇,主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4项,主持沈阳世博园百合塔等60余项目测量检测,获省市级奖励10项。主要研究方向:1、卫星定位、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GNSS、GIS、RS)集成应用;2、精密工程测量;3、岩土工程监测;4、道路铁道工程精密测量技术;5、微波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五.全日制、非全日制招生
研究生招生
录取类别按学习方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的选拔。初试由教育部组织,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各招生单位实施,因而又称为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招生单位进行。
全日制学术学位和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2.5年。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3年。
六.研究生奖助政策
奖、助体系
1.研究生奖学金体系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包括优秀研究生入学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类,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励对象均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研究生。
(1)优秀研究生入学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入学学业奖学金设三个等级,获奖比例约为60%,于录取后根据入学考试成绩评审,其中特等20000元,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三个等级,获奖比例为70%,每年评审一次,奖励支持表现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其中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三等2000元。
(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奖励标准为20000元/年,每年评审一次。
2.研究生助学金体系
硕士研究生助学金资助标准600元/月,资助时间2.5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
七.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交通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1.学院网址:http://jiaotong.sjzu.edu.cn/
2.办公电话:024-24694692   姚老师
调剂事宜
2018年交通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各学科均有部分调剂指标,欢迎考生调剂交通工程学院。
排版编辑|刘   越
责任编辑|邢樱雯
运行维护|新媒体中心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www.yemudan.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